老博士生見到老師變成小學生
102年3月23日,臺灣師大圖書館陳昭珍館長,為了安排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的老博士與他們的老師見面,特別在羅斯福路的彭園設宴,安排師生相見歡的午餐約會。當日老博士的老師,王振鵠館長、胡述兆教授與吳祖善師母是主客,陳昭珍邀請的陪客,臺大老博士有顧力仁、莊道明、王梅玲、曾淑賢、林呈潢、張慧銖。此外,還有臺大第一屆碩士班學生,彭慰與藍文欽。九位同學見到老師們健康與慈祥面貌,份外高興,聽見老師們爽朗聲音特別感到溫馨。在三個小時的美食與歡樂時光,老博士們走入時光隧道,回到二十年前,那些年,我們在博士班上課的日子。
王振鵠老師與比較圖書館學專題
我在民國82年,與莊道明同學一同考進臺大圖書館學博士班,是第五屆博士生,之前學長姐有:徐金芬(1屆)、陳昭珍、嚴以帆(2屆)、傅雅秀(3屆)、顧力仁、黃麗虹(4屆)。臺大圖書館博士班前幾屆每年招收2名學生。當時博士班主要授課教師,陣容堅強:王振鵠教授、胡述兆教授、沈寶環教授、李德竹教授、張鼎鍾教授與謝清俊教授,皆是大師級老師。但難過的是:沈寶環教授、李德竹教授、張鼎鍾教授已到上帝的天國安息了。
王振鵠老師擔任國家圖書館館長多年,我們都尊稱他為「永遠的國圖館長」,他每次上課均會綜觀圖書館事業全局,有條不紊的縷析各類型圖書館現況與過去,引經據典,十分有條理、有系統,老師經常能診斷圖書館發生問題及緣由,並且提出治療的藥方子。在上老師的「比較圖書館學」,老師先是說明比較圖書館學的定義、理論、發展與研究方法。接著帶我們遨遊各國圖書館事業,美國與英國尤其是經常探討主題。這門課打開了我們的世界觀,引起我們日後經常造訪各國圖書館事業的興趣。
胡述兆老師與圖書館教育專題
臺大博士班希望培育我國圖書館學系師資人才,所以胡述兆老師開設這門課主要是訓練我們學習各國圖書館事業教育。班上一起上課有:我、莊道明、顧力仁、黃麗虹四個學生。老師用上課與對談方式授課,上課地點就在老師的研究室。小小的研究室塞了五個師生,並且常為了辨識老師的鄉音,滿屋子充滿了爭辯與笑聲。胡老師帶我們先認識圖書館事業真義,再探索先進國家與亞洲國家圖書館教育系統。於是我們每個人負責一國圖書館教育的調查報告,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臺灣、中國、日本、韓國,最後拼湊成一幅世界圖書館教育地圖。這個有趣的課程,形成了我博士論文的題目「美國與英國圖書資訊學專業教育比較研究」,也促成了我後來轉任圖書資訊學校的老師,與終生探索圖書館專業教育的發展與創新的研究興趣。胡老師是我的專業研究的啟蒙導師。
張鼎鍾老師與資訊政策專題
張鼎鍾老師一直是我們許多圖書館人的偶像,我是她忠實的粉絲,她在博士班時為我們開設「資訊政策」專題,她當時是考試院委員,十分忙碌,但老師永遠精神奕奕準時為我們上課。大家公認她是圖書館界女強人,她在參加IFLA會議,多次在上台簡報開始出場時介紹中華民國的名字與美麗的台灣寶島,向國際友人宣揚臺灣圖書館事業成就。她在擔任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不僅個人捐錢並且募得許多捐款,最後促成「圖書館法」成功,成為重要的臨門一腳。在上課時老師說明資訊政策是建設國家資訊社會的指南,並且也是社會資訊基礎建設的基礎,老師帶我們從美國與歐洲政府的資訊政策到資訊自由法案,深入討論與研究,並鼓勵我們探索各國資訊政策並發表論文。老師個性積極、決斷與堅持。張老師有糖尿病,在忙碌的上課、工作與會議中,常見到老師遇有血糖下降精神不濟時,馬上從隨身公事包取出藥劑針,往手臂注射,隨即精神回復,又繼續精彩課程講授或投入工作與會議中。張老師像強風中屹立不搖的大樹,庇蔭著我們。
李德竹老師與資訊科學專題
李德竹老師在臺大圖書館是一位威嚴的資訊科學家。我在大學時選修了李老師的「科技文獻」課,當時上課時學生不多,主要原因是課程內容困難與老師要求嚴格。後來與老師親近以後,我們常笑自己是「被李老師罵著長大的」。老師外表是美麗優雅的女士,但內心卻是一位治學嚴謹,對自己與對學生認真與嚴格的老師。老師在博士班開設「資訊科學」專題,帶領我們從目錄學、文獻學到資訊科學,先從學科名稱定義開始,再逐一探討資訊科學的內涵、理論、各時期資訊科學理論演變,資訊科學大師與其學說。在民國82年到84年,老師在國科會科技資訊素養整合型計畫,主持資訊素養計畫,這是臺灣圖書館界首次探討資訊素養意義內涵,以及國民與圖書館員資訊素養能力議題。當時,我與莊道明擔任老師的研究助理,盧秀菊老師是本計畫的共同主持人。所以博士班上學的日子,每周三的上午,我與莊道明會到臺大文學院老師的研究室,四個人針對「資訊素養」主題,深入討論。中午是快樂時光,李老師會領著我們三人,在臺大新生南路的巷弄中找間小館子吃各種美食,四人無所不談。享受美味的午餐之餘,我們二位博士生同時接受軟實力淬錬與薰陶。
再上一堂課--故宮珍善本書奪寶大作戰
彭園是一家臺灣外省口味的老餐廳,菜色美好,有著濃濃的人文氣息,許多台大與師大的教授喜歡在此聚餐,經常高朋滿座。胡師精神飽滿,王師氣定神怡,老博士們心情愉快,大伙兒如沐春風。突然平地響雷,胡老師開炮:「淑賢,你是國家圖書館館長,要去把放在故宮的2,000多種的珍善本書要回來」。一段擲地有聲的承擔圖書館任務與解決問題的課程開講。原來民國初年,大陸北京圖書館有一批2,000多種珍善本書,因為正值國共戰爭,而送往美國國會圖書館避禍。戰爭結束,隨著中華民國政府,美國將這批書歸還送回臺灣,先是存放在故宮博物館,經過多年,故宮不願送還國家圖書館。王振鵠館長說明箇中原委。於是老博士再上了一堂課--「基於國家圖書館典藏與管理全國圖書文獻之責,如何搶回這批善本圖書寶藏?」於是,從曾淑賢館長,到每位老博士七嘴八舌進行問題分析,與方案實施策略的探討。一頓師生相見歡的聚餐從中午12點進行到下午3點。美好的時光,終究要曲終人散。胡師詩性大發,最後寫了一首詩送給我們這些臺大老博士。
水清魚賞月,山靜鳥唱歌,
世事難如意,淡定得安樂。
眾人在回味午宴與詩句中彼此珍重道別。但心中十分不解,為何老師教我們「淡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