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緣起

數位時代的來臨,許多新興資訊科技與社群網站不斷發展,消費者與使用者至上,成為資訊服務的中心。近年來,消費者行為與資訊行為的研究受到重視,本所博士班修業將此視為核心課程,將於未來開設專門課程[資訊行為與資訊服務專題]。此外,本所碩士班也重視使用者研究與資訊行為的課程開設,對於研究生的專業知識培養與未來職場工作也十分重要。政治大學特利用頂大經費從美國邀請學者作系列演講,提供課程講授並配合理論進行個案研討。P1120274  

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所在2013年年十一月底,特別邀請王佩玲教授擔任工作坊的講座教授。王教授現任美國田納西大學資訊科學學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專任教師,是馬蘭大學圖書館與資訊服務學院博士,其在資訊尋求行為有相當研究成果。王佩玲教授於1995年進入大學教書,她所教授的課程範圍包括資訊組織、資料庫管理、研究方法、資訊檢索和資訊尋求;研究領域包括資訊尋求行為、知識結構、研究方法論與方法、資料挖掘(Data Mining)和引文分析。王教授曾經得過1994年的ASIST博士生論壇獎、1999最佳JASIST論文獎、2005年OCLC/ ALISE研究基金獎以及2005年ASIST優秀資訊科學教學獎,除此之外,她經常在各種會議中演講,並且參與期刊和研討會的評論工作。

P1120252  

 

政大圖檔所於2013年11月25至到29日舉辦[數位時代資訊行為]工作坊(Information Behavior in the Digital Age),提供三場演講,以及一場講者與本所教師與博士生個案研究論壇。參加對象主要為本所博士生、研究生、本所教師、本校研究生、政大圖書館、以及其他學校的圖書資訊研究所師生,每場約40人參加,一共約160人次參與這場盛會,在寒冬中增加多樣色彩與感動温暖。一共舉行下列四次專題演講(每次3小時):(1)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the Digital Age(I): Theory;(2).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the Digital Age(II):Methodology;(3).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the Digital Age(III):Related Research;(4).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the Digital Age(IV): Case Study Forum。

資訊行為的理論與模式

第一場演講中,王教授介紹資訊行為的理論與重要模式。她引述了Bates在 2010 年對資訊行為定義,界定其是:「一種用來描述人與資訊互動方式的名詞,尤其是指人們查詢與利用資訊」(is currently a preferred term to describe the many ways in which human interact with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seek and utilize information)。她詳細介紹了資訊行為一些重要模式:在資訊尋求方面(Information Seeking), 如Dervin Gap Bridging; T.D. Wilson General Model; Bystöm & Järvelin Work-task IS&R; Savolainen’s ELIS Model; Ellis,Information-seeking Model ; Kuhlthau’s ISP。 在與資訊系統互動方面(Interaction with information systems), 如 Belkin’s ASK Hypothesis , Marchionini, Ingwersen’s Cognitive Model; Marcia Bates’ Berry Picking等。

P1120275  

王教授提到一般使用者經常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以一個提供資訊者來說,要提供什麼資訊給使用者是重要的,但是某些使用者對於某些資訊是不想知道的,特別是在醫療的部分,這又稱之為「資訊忽略(information avoidance)」。每個人的學習背景都會影響到他們在檢索時的方向及角度,因此資訊行為研究強調瞭解使用者背景和脈絡情境(context)的重要,有助於研究者對於使用者資訊行為的認識,例如學校教育e-portfolio的建立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經歷及過程。王教授老師也介紹意義建構論(Sense-making),這是一種解釋溝通、資訊與意義之間關係的概念性工具,運用意義建構論來觀察使用者的資訊尋求與使用行為十分有效與有趣。王教授談到早期資訊研究重視資訊檢索,但當進入網路與數位時代,漸漸由重視資訊來源與資訊檢索轉向以使用者研究為中心方向,這種改變啟動新典範—資訊行為研究。

目前有許多專家學者對於資訊行為提出理論模式,例如:Dervin的鴻溝理論;Savolain的日常生活資訊模式;及Ellis的Information-seeking Model等。在資訊行為眾多的理論模式中,目前尚未歸納出可以概括全部的通則,是因為資訊行為的範圍太廣,內容也太過複雜,但王教授認為未來是有機會可以發展出一套適用的理論模式,值得大家共同努力。

資訊行為研究方法

第二場演講的主題是關於研究的方法論與方法應用,首先王教授指出研究是因為研究者對於某項事物產生了好奇心,進而引發想對於該領域有所認識的方法,所以在研究的一開始要先考慮研究問題。在思考研究方法,因為研究問題有時會影響到未來的研究結果和發現,在研究的過程中,若有實例可以做為佐證,就能提高該項研究的價值,另外,講者也有提到實證主義者和自然主義者的,實證的研究是困難的,因為需要靠著嚴謹的證明才能支持;自然主義者則是會把相近的資料放在一起,並建立層級來做分類及分析。資訊行為研究可以分成量化研究及質性研究,在量化研究常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問卷法、實驗法、資訊計量學、使用次數研究、海量數據應用。而質性研究的方法多採用深度訪談法、個案研究、焦點團體訪談法、民族學研究法、及現象學研究法等。

peiling回應  

在研究的過程中,每一項研究問題都是需要經過測試的,其範圍不可包山包海,亦不可太過細微,而是要聚焦問題,將研究的方向明確指出;之後要像俄羅斯娃娃具有多層次一樣,將問題層層剝開解析,此為從事研究的原則及精神。

數位時代資訊行為研究個案討論

本場次演講以資訊行為相關研究計畫與論文來介紹研究個案。王老師分享三個實證研究個案,第一個研究個案是王教授與其碩士生的論文,主題有關於大學生在作報告時遇到研究焦慮,如何運用圖書館利用教育以減低其研究焦慮的資訊行為研究,運用了Kuhlthau的ISP模式做為研究設計的參考。在此研究個案中,有一段提到研究者在做研究時,尚未找到合適題目時會面臨最大的困難,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以去尋找資源,但是只要突破了這個關口,研究將順利的展開。第二項研究是王教授與美國、大陸、及希臘學者合作的一項”Us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 Internet Tools by Academic researchers in the U.S., Greece & China”的計畫,採用深度訪談法,來研究三個國家的學者如何使用數位資訊資源與Internet工具,運用Eillis的Information-seeking Model來進行調查與研究,Ellis模式提出學者研究的歷程,包括開始(starting)、鏈結(chaining)、瀏覽(browsing)、辨別(differentiating)、監視(monitoring)、萃取(extracting)等六種資訊尋求行為的特徵,王教授運用並修正此Model以觀察受試者的數位資訊資源搜尋行為,而非人與系統的互動。

第三項研究是”Web Search Log Analysis and User Behavior Modeling”的計畫,王教授利用田納西大學的網站和資料庫的個案說明,案例主要應用網站交易檔分析法搜集田納西大學網站使用數據,以瞭解使用者查找該大學網站的行為。王教授做研究時發現,很多學生會進入田納西大學網站並多使用「Football」檢索詞彙,是因為田納西大學的足球非常有名,所以每到要舉行足球比賽的時候,總會有大批學生來到田納西大學網站,增加了網站的點閱及檢索次數。在此研究中,王老師當時還做了一個站內搜尋的系統,雖然不像現今Google這麼強大,但是還是可以在站內搜尋;其中老師還有提到一些觀念,像是做為研究者即使知道使用者對該主題並不十分瞭解或困惑,也不能去解釋,因為這樣就會影響到數據的採集,而且研究者不等於教學者,兩個的觀念是不同的,必須要站在中立的角度搜集與分析這份研究,最後的結果才會是真實的。另一個觀念是說明田納西大學網站使用者在檢索時會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偏向現實主義者,找到想要的資料就離開網站;第二種是聚焦搜尋者,會特定在某一個領域中查找所需的資料;第三種是永續的搜尋者,是會長期使用網站或是進行檢索的人。

peiling晚宴  

數位時代資訊行為研究工作坊的結論與迴響

最後一場論壇是壓軸十分精彩!王教授帶領大家設定資訊行為研究問題與應用研究方法提出研究計畫書主要運用前三場演講講述的觀念、理論、模式、與方法,來設計研究計畫書。在本場次最後共有七、八位研究生提出他們的資訊行為研究的題目與問題陳述。王教授引導如何提出資訊行為的研究計畫案:首先要確認研究問題是否具有價值?是否有足夠的文獻檢索與探討支持?確認一個顯著研究領域與選擇一個待研究的題目(問題)來從事實證研究。因此,首要步驟就是書寫一個清楚的論文題目與詳細的問題陳述說明。另一方面,要確認研究計畫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計畫的性質。最後利用俄羅斯娃娃原則以評估研究問題的價值與可行性。

P1120269  

最後一場講座提供參與的學生有機會和王教授進行互動,不僅有圖檔所的六七位研究生提出研究計畫構想,也有企管系博士生一起進行熱烈的回饋,讓彼此透過對話與互動在資訊行為研究主題有了更深入瞭解。有同學提出未來想做以兒童使用者行為來規劃兒童圖書館空間設計的研究;也有同學提出想做圖書館建築及空間規劃相關的研究,王老師都肯定與回應這些均可以進行的研究與未來可以應用的研究方法,讓同學們的收穫良多,企管系博士生也提出其研究計畫簡報檔與在座的與會者分享。冬日政大文學院門外寒氣逼人,但工作坊裏郤熱情討論與交戰,多麼美好的的知識饗宴,最後在熱烈討論及掌聲中結束本次精彩的工作坊。

 

 

arrow
arrow

    meilin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