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促進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界的交流與合作,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與大陸圖書館學情報學院系和圖書館界自1993年開始共同發起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今年的研討會以「數據驅動的圖書資訊學創新與發展」為主題,兩岸150位學者研究生參加,舉行了七場專題演講,六場分會研討,25篇研究生論文,50篇專家論文發表,成果豐碩。

2016台灣CALISE_n.jpg

會議概述

2016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研討會於71314日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舉行。為促進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界的交流與合作,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與大陸圖書館學情報學院系和圖書館界自1992 年開始醞釀和共同發起“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從 1993 年起先後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3)、 北京大學(1994)、武漢大學(1997)、中山大學(1998)、四川成都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2000)、哈爾濱黑龍江省圖書館(2002)、大連理工大學(2004)、中山大學(2006)、武漢大學(2008)、南京大學(2010)、淡江大學(2012)和南開大學(2014),成功地舉辦了十二屆的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

今年的研討會以「數據驅動的圖書資訊學創新與發展」為主題。在當今巨量資料時代,資料不僅對科技與產業帶來顛覆性變化,也對傳統的圖 書資訊研究與服務產生巨大影響。圖書資訊研究與服務的關鍵要素,包括資源、 方法、工具、應用領域、政策環境、服務主體乃至服務理念,都將隨著資料的驅 動發生根本性轉變。為進一步促進資料與技術、服務的融合,提升服務能力,加 強海峽兩岸同仁的溝通與合作,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在 2016 7 13 -14 日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舉辦。會議邀請兩岸研究人員、專家與業界領袖共同參與,圍繞資料驅動環境下圖書資訊學的創新與發展展開 深入的學術交流和碰撞,通過不同領域學者的探討與互動,推動圖書資訊學科的 縱深發展。

台灣由黄元鶴理事長率领30餘位學者與研究生參加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研討會。大陸有100餘位學者研究生共襄盛舉。兩岸150位學者研究生參加,舉行了七場專題演講,六場分會研討,25篇研究生論文,50篇專家論文發表,成果豐碩。2016海峽兩岸圖書资訊學研討會上,見到老朋友,中山大學程煥文館長,南開大學柯平教授,份外開心。71314日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圓滿落幕。兩岸150位學者研究生共聚一堂,武漢大雨連日,老天賜福,晴空乍現,留下珍貴畫面。

IMG_9838.JPG

專題演講

本次研討會主題為「數據驅動的圖書資訊學創新與發展」,依此特別邀請二岸的學者專家發表題專題報告,共有四場特邀演講:1.特邀報告:馬費成(武漢大學資訊管理學院資深教授),主題:引入工程化思維,建設情報工程學。2.特邀報告:蘇新甯(南京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題:大資料時代情報學學科機遇及學者的責任與擔當。3.特邀報告:蔡明月( 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主題:數據導向的圖書資訊發展。4.特邀報告:陳傳夫( 武漢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題:圖書情報學位授權點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六場專題報告:1.專題報告:孫建軍(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南 京大學資訊管理學院院長),主題:新技術環境下的資料資產管理。2.專題報告:柯平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南開 大學商學院資訊資源管理系教授),主題:關於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的幾個理論問題。3.專題報告:盧小賓(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資訊資源管理學院教授),主題:大資料環境下的資訊分析。4.專題報告:毛慶禎(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 主題:數位禮物:圖書館請提取。5..專題報告:曹樹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教授),主題:面向網路資源聚合的單元類型和語義關係識別。6..專題報告:黃水清(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南京農業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主題:基於《漢學引得叢刊》的典籍知識庫構建及人文計算研究—概況及進展。

IMG_9829.JPG

 

二岸論文交流

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專家論壇發表50篇論文,共有六場專家論壇。另有一場青年論壇,共有24篇碩博士生發表學術論文,分三個分會場進行報告。於6場專家論壇內容如下:1.第一場為黃如花、吳明教授主持,主題為台灣圖書資訊學相關研究,8篇有關資訊計量、圖書館評鑑、數位閱讀、檢索系統。2.第二場為王梅玲、申靜教授主持,一共發表書目、圖書館與網路用戶行為、檔案館相關8篇論文。 3.第三場由張迺貞、劉春年教授主持,一共發表信息素養、圖書館教育相關7篇論文。4.第四場由臧國全教授、韋景竹教授主持,一共發表信息系統相關9篇論文。5.第五場由阮建梅、吳建葦教授主持,一共發表網路與社群媒體相關9篇論文。6.第六場由吳鵬、高勁松教授主持,一共發表信息檢索與使用者相關9篇論文。

海峽兩岸系主任聯席會議,系所主任共同訂下未來六年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研討會主辦單位:2018年由南京理工大學信息管理系;2020年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2022年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IMG_9807.JPG

湖北省圖書館的節能減碳綠參訪

武漢會議前一天參觀湖北省圖書館,始建於1904年,由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館舍面積近3萬平方米,館藏總量現已達470萬餘冊(),其中古籍善本45萬餘冊。新館位於武昌區公正路25號,沙湖南側,臨近楚河漢街。館方除介紹其館對省出版物及家譜的典藏,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三大火爐之一的武漢,暑假學生及避暑休閒的人潮下,仍在維持在只有中央空調狀況中。

該館新館才開幕,以低碳節能著稱,地下2層地上8,總建築面積100,523平方米的省圖空間,仍有如此舒適均衡又兼具採光的設計空間。館長自豪的提及省圖是大陸節能的典範圖書館,它設計了兩種空調模式“接力”省電:中央空調冷熱系統採用地源熱泵,節能40%。到峰穀電價最低值時,再“切換”到冰蓄冷系統空調,可以省電費30%

而屋頂更收集雨水,用管線散熱,在建材的選擇即考量到,地下空調主機的集中安放並考量到地下書庫的需求,果然需求是發明之母,這是目前所有節能蓄能再利用,是建築物目前在這極端氣候所面臨共同難題,有意思的[它山之石]。省圖書館因節能指標比國家規定50%標準還低,成為湖北省節能示範項目和“最省電的公共空間”。立圖書館內部,採光是利用中間透光版,採集自然光及收集雨水循環散熱,借光不借熱。

文華公書林與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參訪

本次研討會是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故參訪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意外發現了文華公書林的踪跡。原來該圖書館的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的文華書院藏書室和1910年創建的「文華公書林」,該館將其保留為舊館,並保留館舍。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圖書館。

IMG_9843.JPG

文華公書林為美國圖書館學家韋棣華(Mary Elizabeth Wood)女士於清光緒29(1904),在湖北武昌私立文華大學創辦的一所圖書館。清宣統2(1910)對外開放。開始僅少數書報散置於文華東區之一小八角亭內,後建有館舍。內部有編目室、參考室、閱覽室、報紙雜誌室、書庫、孫公紀念室(專藏商學書籍)、羅瑟紀念室(專藏有關中國內容之西文書籍)。司徒氏紀念廳及各辦公室、實習室、圖書館學研究室等地設在館內。該館不僅為文華中學,文華大學、華中大學之學校圖書館,同時也對其他學校機關與個人服務,如辦理大學推廣教育、巡迴文庫、書報閱覽處、支館等,皆非限於學校圖書館者。1920年,韋氏同沈祖榮等在文華大學內創設圖書館學專科學校。不久,文華公書林停辦。

1951年,原華中大學、中華大學、中原大學教育學院三校的圖書館合併成為華中高等師範學校圖書館,1953年改名為華中師範學院圖書館,1985年正式成為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現在的圖書館由總館(新館)和舊館組成。舊館建於1961年,面積為9000平方米;新館於2010年竣工,地上九層,地下一層,面積為30357平方米。新館和舊館中間由一條地下文化長廊連通,館舍總面積達39357平方米。新圖書館是一個集“借、閱、藏、學、研”於一體的文獻資源中心和自主學習中心,採用“大流通、大閱覽、大諮詢、大服務”和“一卡通”的運行管理模式,既重視學習空間的構建,也注重資訊化提升,是一座智慧化、數位化、個性化的新型圖書館。新館內設有學校的兩個985平臺專案——教師教育資源中心和人文藝術教育中心。教師教育資源中心以數位文獻資源為支撐,以數位化服務為主要形式,將師範院校的資源優勢與現代化的資訊共用空間融合。

在華中師範大學圖書館看見若干特色:(1)保留中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文華公書林,並加以典藏。(2)圖書館中設有博物館,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一體化經營。(3)館中特色書與珍善本進行數位化。(4)圖書館積極推動學科館員,將服務主動送到系所,提供主題服務。(4)圖書館提供陽光創客空間,提供書店與自助café,由學生經營,十分有創意。

2016年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研討會圓滿落幕,期待2018南京理工大學再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ilingw 的頭像
    meilingw

    一個國際圖資客

    meilin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