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祝瑛談比較與國際教育

原來,比較教育重要的不在於教育的議題,而在於教育議題所在的背景脈絡中 ,學校外的事務比學校內事務還重要。

我與周祝璊_n  

       今天(2015年四月)圖檔所王梅玲的「圖書資訊學教育」課,邀請到政大教育學院的周祝瑛老師演講。我先為博士生導讀了我很喜愛的周老師的一本書「比較教育與國際教改」。伍振鷟序言說到:比較教育重要的是,學校外的事務比學校內事務還重要。一國的教育改革,必須對於各國各種背景,及比較教育的議題,具備詳盡而且正確的認知與了解,然後才提出教改方案。我們常以為比較教育是比較各國教育或各級教育制度,殊不知,其關鍵在於教育議題所在的背景脈絡。

       周教授首先說明比較教育的特色,切入教育問題時,具有這些現象:1,跳脫本身立場。2,擴展個人視野。3,培養科際整合能力,跨文化,跨國。她用各國教育實例來探討國際教育與國際教改。從美國,英國,中國,台灣,日本,韓國,芬蘭,到衝突國家,教育議題包含:教育制度,教育改革,文教交流,國際學生等。

       精彩的是,她熟練地運用國際教育覌點,陳述各國對於教育議題的現況與解決方案。由於她放在各國社會脈絡情境中分析論述,讓我們深入教育議題的核心,了解各國作法,背景及理由。周教授探討教育改革,從國際成功的實例解說,不僅有故事性,吸引人,並且有社會脈絡的交織,更了解其應用與結果。我們多次論述台灣的教改,才發現這些問題非台灣獨有,他國也有遭遇。

       最後請周老師説説她對教育的理念。她說:台灣的學生,很難找到比政大更好的學生。她看自己在政大的教育工作,是透過許多從學生來的刺激,促成她內在不斷成長。所以「教育是既可撒種,又可收割」。

       比較研究應用在圖書資訊學,也有了變革,從比較圖書館學,改為比較圖書資訊學、國際圖書資訊學、世界圖書資訊學。一樣十分豐富與精彩。

       結束後,一位博士生說:今天很高興聽到大師演講!

 

arrow
arrow

    meilin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